SZU建规学院夏营

时间3天(线上) 2024.7月17日-19日

郭院士讲座 - 智慧城市与城市科学问题(与学生的交流)

郭院士讲座,第一次听院士讲座,收获满满,被郭院士的魅力所折服,

在报告前给我们讲了些“题外话”,是一名阅历丰富的长者在给晚辈传授心得

  • 人生规划

郭院士首先强调了人生规划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研究生阶段。在本科阶段的选择受高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而研究生阶段则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因此,这一阶段的选择将对未来的人生轨迹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且对于研究生而言,本科期间四年的学习对专业的选择基本已经定型,研究生阶段要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一个期望长期从事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人生规划的核心,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的职业方向。

通过研究生和本科期间的学习,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坚实基础;

避免读完研究生后再切换方向导致耗费了青春中宝贵的年华;

还提出了,大学的目标,简单来说是帮助学生在毕业后找到工作;

  • 专业选择>城市和学校

以法学的例子,曾经的热门专业,但遇到了如今饱和的市场情况。郭院士建议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和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机遇,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

  • 城市选择>学校选择

郭院士以纽约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例子,强调了大城市对大学发展的重要性。纽约大学因为地处纽约市中心,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而康奈尔大学则由于地处偏远的小镇,发展相对缓慢。深圳大学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深圳这座充满活力和机会的城市。

  • 个人经历

郭院士分享了自己的个人经历,提到不论学校的名气,只要个人努力学习和不断发展,就能取得一个还不错的条件。他以自身从武汉测绘学院(现武汉大学)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经历,激励学生们树立自信,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和人生。

郭院士讲座 - 智慧城市与城市科学问题

主要内容

一、智慧城市的定义和发展背景

郭院士首先介绍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强调其本质是通过信息技术和数据驱动来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应对城市化进程中各种挑战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生活质量。

二、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多个核心要素,包括基础设施、数据采集与管理、信息技术应用和市民参与。郭院士详细阐述了这些要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特别强调了数据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驱动力的重要性。

三、城市科学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还指出城市科学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城市科学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和规律,为智慧城市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智慧城市的建设实践又反过来推动了城市科学的发展。

四、技术创新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郭院士介绍了多种前沿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在交通管理、环境监测、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展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广泛前景和巨大潜力。

五、智慧城市面临的挑战

尽管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数据隐私和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跨部门协调与合作、市民参与度等。他强调,这些挑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和技术创新来逐步解决。

六、案例分享

郭院士通过深圳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展示了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介绍了深圳在交通管理、智慧医疗、智能安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指出这些实践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总结

郭仁忠院士的讲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系统地阐述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核心要素、技术应用和面临的挑战。他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展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讲座内容条理清晰,观点明确,为听众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具体的指导。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城市治理模式的变革,需要多方协作,共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化转型。

空间数据竞赛

与不同专业的同学相互合作,清楚分工,共同迎接这两天的考验 运气比较好,十分幸运,我们小组的三位同学都获得了优秀营员(线上),感谢老师对我们小组的认可

我们的题目是对深圳市的餐馆类别进行核密度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并利用编程技术将部分餐馆信息显示在地图上,创建了一个“今天吃什么”的抽奖功能,点击即可跳转至一个餐馆,同时借助达仁AI创建了一个美食推荐智能体——小深,来进行美食的个性化推荐。